学院首页|永利官网|党建思政|学科专业|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学生工作|科研实验|校友之家|工大主页|师德师风问题投诉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科研实验>>管理制度>>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7-02-24 10:01  

本规划是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组成部分,是指导“十三五”期间我区信息化的行动纲领,是我区推进信息化的战略重点选择、重大项目安排、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为加快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区信息化水平,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回顾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和问题。

“十二五”以来,全区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为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2015年我区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2341Gbps(吉比特每秒),在2010年基础上翻了两番;电话普及率达110%,较“十一五”末增长10个百分点;互联网网民普及率50.3%,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41.3%;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80%;城市平均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bps(兆比特每秒),农村牧区平均宽带接入能力4Mbps;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77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87%;有线电视用户由2010年的290万户增加到345.9万户。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成为2015年度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在呼和浩特建成,承载能力近70万台服务器。开展推广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有线电视宽带上网等三网融合产品,2015年全区IPTV用户达到20多万户。

2.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自治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为自治区本级政务部门业务系统运行提供有力支撑。环保、社保、医疗、公安、财政、税收、工商等部门信息系统应用成效显著。自治区政务云中心初步建成,已部署57多个部门400多个信息系统,走在全国前列。环保在线监测系统等一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成为全国试点示范。各级政务网站在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网上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数字档案馆建成。

3.社会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教育信息化支持了远程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管理、资源共享,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医疗信息化促进了医疗、医药和医保的联动,保障了80%以上三甲医院建立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和电子健康档案。社保五险合一、民政低保、经适房和廉租房等民生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保障社保“一卡通”即时结算覆盖80%以上的城乡居民。全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呼和浩特、乌海等市成为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呼伦贝尔等市成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

4.两化融合效果日益显现。

初步建立了两化融合评估体系,28户企业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稀土、煤炭、PVC(聚氯乙烯)、葵花籽、畜产品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发挥作用。牛羊肉全产业链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成为首个我国基于物联网的畜肉产品追溯地方标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信息服务、融资担保、财税咨询、电子商务、技术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包头市建成“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推动了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加工等应用。

5.农牧业信息化取得进展。

基本形成了以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12316”三农三牧服务热线和“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为基础,以微信、微博和客户端为延伸的多元化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信息服务模式。一批旗县已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信息进村入户模式。初步建设了牧区全产业链溯源数据平台,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盟市50多万只羊佩戴了电子耳标。设施农业物联网“大棚管家”建成并得到推广。全区建立了农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网络。

6.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2015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总额1481亿元,在2013年710亿元基础上翻了一番。一批本地化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和流通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相继涌现。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网络支付、安全认证、信息技术服务等服务业也应运而生。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通辽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7.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

初步形成以彩电等消费电子产品、电子基础原材料为主,包括电子元器件、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等门类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蒙古文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加快。培育引进云计算、光伏材料产业等技术领先、特色鲜明的新型产业,初步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

8.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开展了重点领域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加强了政府部门互联网接入与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建成了自治区政务信息安全灾备中心,对17个部门的120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灾备。开展了全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摸底调查和公共服务试点示范工作。全区等级保护、密码保障、网络信任、电子认证、应急响应、容灾备份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快。涉密信息系统设备配置、分级保护和安全检查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进一步提升,建立并完善了互联网信息内容监测指挥和互联网侦控系统。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区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部门、地区和城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的融合力度不够;三是信息产业在全区经济规模中所占比重偏小;四是电子政务纵深发展难度加大,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信息资源共享进展缓慢;五是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亟待提升。

(二)面临形势和机遇。

“十三五”时期,我国信息化发展伴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呈现以下趋势:党和国家对信息化发展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依赖信息化快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更加深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正在加快,网络和信息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在此背景下,我区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机遇。

一是国家信息化相关政策规划的提出为我区信息化发展带来新抓手。2014年中央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将信息化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宽带中国”战略、两化深度融合、三网融合、信息消费、“互联网+”行动、云计算创新、大数据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规划的实施,都为信息化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是“四化同步”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等的提出拓展了信息化新内容。信息化为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技术、产品、系统和服务支撑,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巨大需求也极大地拓展了信息化的发展空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也给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拓展了信息化新领域。信息技术加速演进,信息产业发展正孕育新一轮的突破,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迅猛发展,为我区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条件。

四是我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结构变革对信息化发展带来新需求。我区提出建设“五大基地”,都需依托信息化有效推进。我区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资源环境约束性增强、就业压力加大、新增长点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促进信息化发展是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信息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建设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网络强区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发展战略,依托我区比较优势,以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主线,以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为重点,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引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城镇化和绿色化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形成宽带、高速、泛在、安全、先进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成效显著提高,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信息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程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电信普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牧区普遍享受基本电信和广电服务。2020年,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以上。

——宽带接入能力明显增强。2020年,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9000Gbps;宽带城市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50Mbps,农村牧区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12Mbps,商业楼宇用户基本实现1000Mbps的接入能力。

——互联网普及程度显著提高。2020年,全区互联网网民普及率达到70%,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70%。

——云计算数据中心规模效应突显。2020年,全区云计算数据中心承载能力达到300万台服务器,成为国家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

2.信息化应用目标。

——政务和社会领域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2020年,8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实现在线办理,逐步实现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

——“两化融合”取得成果。2020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生产装备数字化程度大幅提高。

——农牧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

——智慧城市建设覆盖全区。基本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

3.信息消费和信息经济发展目标。

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信息消费规模扩大,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加大。“十三五”末,信息消费总量翻一番,达到1200亿元。

——电信业务总量,2020年争取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速16%。

——云计算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2020年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速20%。

——电子商务交易额,2020年达到5800亿元,年均增速30%以上。

4.信息安全保障目标。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显著增长,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容灾备份、预警监测等基础性工作明显增强。

(三)指导原则。

1.统筹发展,突出重点。加强统筹规划,突出行业和区域特色,通过“以化促产、产化互动”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加强资源整合,注重集约化和平台化建设,避免重复浪费。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统筹引导作用。

2.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加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军民融合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探索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新应用、新模式。

3.协调发展,促进共享。积极推进各地区、各领域、各部门信息化的协调发展。鼓励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联合共建、优势互补、数据开放、资源共享。适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努力实现信息化服务普及和成果共享。

4.科学发展,保障安全。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数据和应用安全,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

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全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

大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以宽带普及提速和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快构建宽带、高速、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1.大力提升宽带骨干网络承载能力。加快宽带骨干网络速率提升和结构优化,扩大出口带宽。丰富完善省际干线光缆传输网络路由。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争取将呼和浩特列入国家级互联网直连点,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全面推动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大规模部署。建成城乡一体的数字化、双向化广电网络。优化数据中心空间布局,提升数据计算、存储和智能处理能力,推动数据中心的规模化、集约化、节能化、绿色化,打造国家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及灾备中心。

2.着力推进城市光纤改造和农村牧区宽带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公益性和商务类场所的光纤宽带接入,持续提升光接入网的承载能力和覆盖能力。促进光纤宽带网络和3G、4G、5G及WLAN(无线局域网)等无线网络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村牧区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推进老、少、边、穷地区及军地的宽带网络建设。

3.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引导电信运营企业、广电网络公司和IT企业共同加快推动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新兴融合性业务发展。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253925.png

(二)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紧紧围绕我区工业“四大基地”建设和工业转型升级需求,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大“互联网+”工业推进力度,推动传统产业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升级改造,全方位、多层次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覆盖渗透、应用集成和融合创新。

1.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全面普及。大力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促进研发流程变革和模式转型,实现多专业、跨企业研发协同创新。加快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推广能源工业智能化、原材料工业集约化、装备制造业协同化、消费品工业精准化生产方式。全面普及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加快推动经营管理现代化进程。

2.大力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信息集成和业务协同,推动企业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推动信息化应用从单一企业向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建立开放创新交互平台、在线研发设计中心,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按需、众包、众创等研发设计模式。支持制造企业以多专业协同和跨企业协作为重点,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推动企业建立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的新型制造模式。支持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跨界联合,培育一批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商和众创空间示范平台。

3.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一批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装备、石化、冶金等传统行业,推广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3D打印)、工艺仿真优化、状态实施监测、自适应控制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依托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开展智慧工业园区建设。

4.建立两化融合服务支撑体系。开展重点行业和规上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建立两化融合区域评定采信机制,健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机制。面向行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低成本、高效益、安全可靠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研发设计、业务外包、市场营销、监理实施的支撑服务能力,推广信息技术产品和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5.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工程。推动全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完善,鼓励和支持各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产业集群(园区)窗口平台的建设,探索搭建中小企业工业云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405538.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405848.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402601.png

(三)加快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牧业现代化。

“十三五”期间,以把我区建设成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总目标,以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应用为切入点,以加强农村牧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化工作体系、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为主要抓手,依托信息技术转变农牧业生产及发展方式,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和农牧民增收致富。

1.提高农牧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提高种植业、养殖业生产信息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信息化水平。加强农牧业生产环境监控、生产过程监测、行业发展监管,建立和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2.完善农村牧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规范各类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立我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发展专业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涉农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和综合利用。继续推进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形成村嘎查为节点、旗县区为基础、自治区为平台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牧区网络扶贫工作。

3.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进村入户综合示范,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利用“万村千乡”市场网络改善农村牧区电子商务服务环境;建设地理标志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鼓励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一村一品”,促进品牌农畜产品走出去。鼓励农牧业生产资料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569558.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564042.png

(四)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培育新型服务业态。

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应用,以电子商务发展为重点,积极培育新型服务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1.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创新,支持境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完善安全、信用、金融、物流和标准等支撑体系,构建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培育一批能够提供电子商务咨询、资讯、法律、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和网站。推进大型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支持企业间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协作。鼓励中小企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在线采购、销售、结算等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大中型零售企业创新发展网络零售,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实体与虚拟相互融合的电子商务零售平台。鼓励大型快递企业依托物流配送网络发展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积极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地),建设高水平的电子商务集聚区。

2.提升电商物流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与现代物流发展的融合创新,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鼓励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和服务模式。加强跨行业的物流信息共享,建立完善行业性、区域性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体系。提升电商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

3.提高服务业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信息共享,建立金融大数据中心,提高金融宏观调控和综合监管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金融IC卡有效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有效应用推广,积极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围绕增强普遍服务能力,提高面向中小微企业和农牧业农牧区的金融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普惠金融覆盖全区。推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餐饮、新闻出版、休闲娱乐和社区服务等服务行业采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品种和方式。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567381.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718734.png

(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

发挥信息化在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和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信息化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安全长效化、生活环境宜居化。

1.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体系。深入开展城乡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统筹整合城镇规划、市政建设、交通管理、住房保障、应急指挥等信息资源,创新教育、医疗、社保、就业、文化服务模式。建立城市大数据中心,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信息资源的全面感知、整合、挖掘、分析、共享和协同,构建协调、高效、安全、便民的城镇运行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2.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智能化。在城市运行关键领域建设一批城镇基础设施智能感应系统、环境感知系统、远程监控服务系统。推进RFID(无线射频识别)网络、视频监控网络、无线电监测网络的共建共享,统筹传感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和摄像头等各类智能终端在交通、给排水、能源、通信、环保、防灾与安全生产等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应用,加强对地下管线的实施监控,形成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

3.推进城镇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推进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安防以及社区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人口计生、水电气暖、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推进在线办理、在线阅读、居家养老、家庭病床、应急救助等智慧化便民服务,提高社区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水平。

4.提高公共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公共安全领域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公共场所、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的智能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体系。开展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扩大监控监测覆盖面,加大对维稳、反恐、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等信息的综合应用,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信息体系。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717696.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716462.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0713918.png

(六)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实现“五个转变”,即实现由网络整合向数据整合转变、由硬件建设向深化应用转变、由办公自动化向核心业务应用转变、由单一系统向协同办公转变、由分级建设向大数据存储和云计算方式转变、由自建自用向共建共享转变。

1.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应用平台。建立自治区电子政务内网政府管理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通过政务内网方式接入,逐步推进专网迁移。加强电子政务内网管理中心建设,推进涉密网络和业务融合对接。进一步完善全区电子政务外网,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思路,向下延伸到乡镇街道一级。建立基于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的云中心。

2.推进政务大数据开发和共享利用。进一步加快人口、法人单位、电子证照、空间地理、统计、金融、信用体系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共建共享,加快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目录、指南和清单,整合形成自治区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开放平台,促进政务在线协同和数据创新应用。围绕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信用、综合治税、社会保障、食药监管、环境保护、电子监察、应急管理和法律监督等需求迫切、效益明显的业务需求,积极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3.建设自治区统一的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电子政务基础资源,建设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网上办事、公共资源交易、效能监察、政民互动等应用为一体的网上政务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与自治区投资在线审批监管、社会信用信息共享等业务平台的协同运行,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运服务。

4.建立和完善政务信息系统。优先支持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等业务系统建设。深化财政、税收、工商、质检、海关、金融监管、价格、能源、工业经济运行等业务系统应用,提高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审计监管、公共安全、国土资源、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国防科技工业等信息系统建设,支撑提高政府依法履职能力。建设自治区统一的综合办公业务平台,推进文件、会议、督查、信息等行政办公业务联动运行,推动基础办公业务跨地区部门运转,实现全区电子文件、电子印章规范统一。加快党委系统信息化建设。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035237.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036719.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039439.png

(七)稳步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为加快社会事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1.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和智慧校园建设,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推进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教育管理、信息惠民和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2.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开展远程医疗、远程救治和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打下基础。完善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系统和疾控管理信息系统,促进建立覆盖疾控发源地、传染链、病源谱和预防救治的应急响应体系。在边远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网络化医疗辅导和诊断救治服务。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的覆盖范围,为实现参合人口异地就医和即时结报提供技术保障。

3.构建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发布、需求预测、跟踪监测和失业预警,推动就业信息全区联网,推动信息服务向街道、社区和乡镇延伸。促进跨区域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共享,为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异地居住退休人员管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和结算等提供支撑。全面发行和应用社会保障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快推进残疾人人口综合信息与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的共享,提高面向残疾人的信息无障碍服务能力。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186599.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187516.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187287.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182007.png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342865.png

(八)着力推进资源环境信息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能源、水利、气象、林业、环境资源等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1.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依托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自然地理信息、卫星遥感信息、环境监测信息、生态评价信息、环境风险与应急信息、社会公众信息等为基础的大数据平台,实现环境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和服务,为环境质量、总量控制、污染治理、风险防范、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及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立和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强化水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充分发挥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构建水利智能应用体系。

3.加快推进节能信息化。建立健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监测和评价体系,加快资源能源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提升资源能源供需双向调节水平。

4.全面提升国土和气象信息化支撑能力。完善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为基础的数据库建设,打造科学决策、精准治理、多方协同的智慧国土。加强气象监测和灾害预警,大力发展以智能的信息获取、精准的气象预报、开放的气象服务、精细的科学管理、深度的产业融合、持续的科技创新为标准的智慧气象。

5.加强草原和森林保护信息化建设。建立草原和森林防火应急管理智慧系统、水灾预警监测系统、防火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打造北疆绿色生态防护屏障。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347899.png

(九)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十三五”期间,紧紧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以“五化协同”为牵引,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聚、延伸、转型升级为导向,提高发展质量与扩大产业规模并重,放开市场空间与增强发展环境竞争力并举;在优势特色领域构筑产业高地,在重点新兴领域实施“反梯度推移”发展模式,在发挥传统优势基础上再造产业新优势;做大做强本土龙头企业,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技术转移、人才转移,倡导以化带产、以用促业,推动我区电子信息产业“蛙跳式”升级发展,形成自治区产业新结构和新的增长极。

1.打造优势高端电子制造产业。支持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服务器等终端产品生产,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以我区整机制造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相关配套电子元器件产业,推进片式元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高频频率器件、半导体照明、混合集成电路、新型锂离子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新型印刷电路板以及电子级高纯硅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2.推动发展软件产业。加快蒙古文软件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积极发展面向各个行业的应用软件产品和服务,鼓励软件企业重视嵌入式软件开发和软件服务外包,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引进研发工业软件平台。积极拓展区内外服务外包市场,鼓励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培育一批在系统运维服务、IT服务管理、信息安全服务、软件运营服务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本地信息服务外包企业。

3.积极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加快建设物联网技术支撑、公共服务和统一标识资源管理三大平台,面向企业供应链管理、交通、环保、物流、重要产品溯源、精准农业等领域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探索建立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赢的新型商业模式。推动云计算服务在智慧城市、电子政务、工业制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商业化运营,支持云计算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开展大数据应用,鼓励行业、企业深度加工应用数据库,提供数据挖掘分析、精准营销和商业智能等大数据应用服务。积极培育移动软件研发及应用企业,推动移动互联网和各种终端、行业融合,培育智能终端、软件及应用研发、内容与服务一体的产业链。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340481.png

(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十三五”期间,我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应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1.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政务、能源、交通、金融等重点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提高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的监测、预警、可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党政专用通信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建设党政机关专用电话普网系统和应急战备指挥系统,完善电视电话系统并逐步向乡镇苏木延伸。加大无线电安全管理和无线电频率保障力度。加强互联网网站、地址、域名和接入服务单位的管理,规范互联网服务市场秩序。加强安全可靠电子签名应用推广。

2.加强政府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加强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的安全管理,为政府机关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平台等要设在境内。减少政府机关的互联网连接点数量,加强安全和保密防护监测。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强化涉密信息系统测评审批和风险评估工作。

3.保障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加强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电力、煤炭、交通运输、城市设施等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重点对可能危及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的工业控制系统加强监管。对重点工业领域使用的关键产品开展安全测评,实行安全风险和漏洞信息通报制度。

4.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地理、人口、法人、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明确敏感信息保护要求,强化企业、机构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的责任,严格规范企业、机构在我国境内收集数据的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5.提升信息安全监管能力。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开展相应等级的安全建设和管理,做好信息系统定级备案、整改和监督检查。强化密码技术在保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安全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加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加强互联网舆情管控与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加强保密综合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队伍建设,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建设,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重点建设等级保护、密码保障、电子认证、应急响应、网络信任、容灾备份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开展自主可控的IT设备和软件推广应用,支持国产替代。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2/W020170227614691341336.png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保障。

在自治区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理顺、完善信息化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职能,落实人员,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保障和信息化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和完善自治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信息化发展。自治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化发展和规划实施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发展评测、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各盟市要加强对本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结合实际制定地区信息化规划和具体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任务落实。

通过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各种渠道,引导信息化领域各行业的自律,建立协调机制,共同维护竞争秩序。

(二)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具有战略作用、公益性质的信息基础设施升级、跨部门协同应用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性应用的示范推广。建立信息化与各项事业的经费同步增长机制,建立电信广电普遍服务补偿政策和投资机制。完善政府采购云计算服务的配套政策。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带动作用,鼓励采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推动和引导设立信息化投资基金,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融资规模和渠道,建成以社会资本为主导、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市场化运作的信息化投融资体系。鼓励多种主体进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各类信息化相关重大专项资金,鼓励各部门支持企业申报各类信息化项目。

(三)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人才转移。以高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吸引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来我区工作。对信息化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实施奖励政策。

加快自主培养人才步伐。鼓励区内高校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培养中高端人才。通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建立实训基地,加速培养各类人才。进一步加强各级公务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普及和应用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鼓励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吸引国内外IT企业落户我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鼓励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立“产学研用”一体的研究院和实验室,开展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等相关研究,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快研究成果市场化步伐,形成开发合作、协同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和应用生态体系。

(四)深化合作交流和对外开放。

以信息化论坛、渠道交流会等为基础,打造国内外信息化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在信息技术产品应用推广各方面的工作交流、经验分享、项目合作。利用京蒙对口帮扶及环渤海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信息产业转移、云计算大数据发展等。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建立合作发展机制,努力承接IC设计与制造、信息通信设备制造、软件研发等产业。加强国内省市间以及区内盟市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吸取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扩大港台信息技术企业招商,扩大俄蒙信息化合作交流。

(五)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应用示范。

贯彻落实国家近年来颁布实施的一系列关于推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法规文件,以及我区关于信息化建设、“互联网+”行动、云计算发展等政策规划。加快制定我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规章。重点围绕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加速发展需求,加大配套支持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贯彻实施力度,建立与国家对接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和示范引领,实现我区信息化整体有发展、区域有特色、行业有突破。打造一批信息化应用示范地区、示范应用单位及示范IT企业。

关闭窗口

304am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